人工格栅
污水中常含有较大的固体物,为防止水泵及管道堵塞和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负荷,保证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在车间污水至调节池前设人工格栅池一座,安装人工格栅,格栅间距为5mm,安装角度为60°,固体物有人工定期打捞。
调节池(砖砼结构)
由于车间污水来水量波动较大,水质也不均匀,必须设有足够调节容量的调节池,以保证进入后续设备处理的污水水量水质稳定,以取得预期处理效果。一般污水在调节池内的停留时间为6-12小时,本方案对调节池的水量停留时间按9小时设计。
混凝池与初沉池(砖砼结构)
生产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一般情况下,该池根据污水水质投加任何混凝剂。进行投加混凝剂后,污水经过混凝池后自流初沉池,沉淀池起固液分离的作用,上层污水进入厌氧池,沉淀污泥定期排放至污泥池。
水解池(砖砼结构)
初沉池的污水自流至水解池,一般设计停留时间8小时,水解池是利用水解菌的新陈代谢,将污水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同时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盐类,进一步提高其可生化性,同时降低生化处理动力。
生物接触氧化池(砖砼结构)
污水经水解处理后自流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较成熟、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之一,内置软性填料和弹性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水流特性较稳定,易挂膜,是生物膜生长的理想场所。
混凝池与二沉池(砖砼结构)
经过生化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混凝池,一般情况下,该池不需投加任何混凝剂,这是在生物处理装置在培菌阶段或工厂水质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投加混凝剂。污水经过混凝池后自流二沉池,二沉池同样起固液分离的作用,上清液自流排放,沉淀污泥定期排放至污泥池。
污泥池干化池(砖砼结构)
沉淀池的污泥用排泥泵抽至污泥干化池内干化,污泥在污泥干化池内进行固液分离,泥饼外运填塘和焚烧,滤液回调节池。